一般這種情況發生在無源晶振的電路應用,原因分析為晶振在頻率范圍的臨界點(邊緣值)振蕩,造成芯片無法正常捕捉到晶振頻率信號。
用手觸摸晶振時,手上自帶的靜電改變了電路板的雜散電容總量,碰巧使晶振處于正常頻率范圍內工作。
建議解決方案
1、縮短晶振電路。連接晶振電路(包括外接電容)和芯片電路過長,會增加寄生電容、靜電干擾以及其它信號線的干擾。
2、調整外接電容。建議上電實測晶振輸出頻率,確定晶振是否處于靠近中心頻率工作。若沒有,請嘗試微調外接電容值的大小,原理是外接電容值增大,晶振頻率下降;外接電容值減小,晶振頻率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