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使用外部晶振作為芯片的時鐘信號源時,晶振的兩個引腳需要分別串聯兩顆與之匹配的電容。千萬不要小窺這兩顆電容,沒有它們,一般情況下晶振就無法正常工作。原理如下:
芯片晶振引腳的內部通常是一個反相器,芯片晶振的兩個引腳之間還需要連接一個電阻,使反相器在振蕩初始時處與線性狀態,但這個電阻一般集成在芯片的內部,反相器就好像一個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,為了方便起振,晶振連接在芯片晶振引腳的輸入和輸出之間,等效為一個并聯諧振回路, 振蕩的頻率就是石英晶振的并聯諧振頻率。
晶振旁邊的兩個電容需要接地,其實就是電容三點式電路的分壓電容,接地點就是分壓點,以分壓點為參考點,振蕩引腳的輸入和輸出是反相的,但從晶振兩端來看,形成一個正反饋來保證電路能夠持續振蕩。
芯片設計的時候,其實這兩個電容就已經形成,一般是容量相等,但容量比較小,不一定適合很寬的振蕩頻率范圍,所以需要外接兩顆負載電容。
晶振和外接電容布線注意事項:
為了讓晶振能夠可靠、穩定的起振,在布線設計時,需要考慮讓晶振和外接電容盡量靠近芯片。
了解更多關于晶振電容匹配知識,請點擊本網站以下鏈接: